成都低合金板是指含金量低于百分之三點五的鋼板,大家很多人對此都不太了解,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一、名詞解釋
合金鋼分為低合金鋼、中合金鋼和高合金鋼,顧名思義,以含有合金元素的總量來加以區分,總量低于百分之3.5稱為低合金鋼,百分之五到十為中合金鋼,大于百分之十為高合金鋼。
在國內習慣上又將特殊質量的碳素鋼和合金鋼稱為特殊鋼,全國31家特鋼企業專門生產這類鋼,如碳素結構鋼、合金結構鋼、碳素工具鋼、合金工具鋼、高速工具鋼、碳素彈簧鋼、合金彈簧鋼、軸承鋼、不銹鋼、耐熱鋼、電工鋼,還包括高溫合金、耐蝕合金等。
二、發展歷程
低合金鋼的出現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1870年,一種碳含量百分之0.64~0.9和鉻含量百分之0.54~0.68、抗拉強度685Mpa,初次被采用于工程結構,建造了跨度158.5m的拱形橋梁。但這種鋼不理想也是十分明顯的,需要軋后熱處理,難以機械加工,耐蝕性又不良。
隨后的1個多世紀的時間,世界各國不斷探索,大體上可以把低合金鋼區劃為三個不同特征的發展階段,在20世紀20年代以前,20~60年代及60年代以后。前兩個階段姑且合稱為傳統的低合金鋼發展階段,后一階段可以稱為現代低合金鋼的發展階段。
三、特性
1、性能
(1)高強度:一般其的屈服強度在300MPa以上;
(2)高韌性:要求延伸率為百分之十五到二十,室溫沖擊韌性大于600kJ/m~800kJ/m。 對于大型焊接構件,還要求有較高的斷裂韌性;
(3)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冷成型性能;
(4)低的冷脆轉變溫度;
(5)良好的耐蝕性。
2、成分
(1)低碳:由于韌性、焊接性和冷成形性能的要求高,其碳含量不超過百分之零點二;
(2)加入以錳為主的合金元素;
(3)加入鈮、鈦或釩等輔加元素:少量的鈮、鈦或釩在鋼中形成細碳化物或碳氮化物,有利于獲得細小的鐵素體晶粒和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;
此外,加入少量銅(≤百分之零點四)和磷(百分之零點一左右)等,可提高抗腐蝕性能。加入少量稀土元素,可以脫硫、去氣,使鋼材凈化,改善韌性和工藝性能。
3、熱處理
這類鋼一般在熱軋空冷狀態下使用,不需要進行專門的熱處理。使用狀態下的顯微組織一般為鐵素體+索氏體。
4、用途
主要用于制造橋梁、船舶、車輛、鍋爐、高壓容器、輸油輸氣管道、大型鋼結構等。
以上就是成都低合金板的一些知識了,大家現在都了解了吧。